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典国学我最爱两部,《老子》与《战国策》。《老子》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然而通篇阐述的基本上都是“正”与“无事”之“道”;《战国策》则致力于一个“奇”字,与《老子》相得益彰,形成了绝妙的互补组合。这里谈谈我对《老子》的理解。
现代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其中领导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领导理论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大体可分为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三个方面,旨在通过研究领导有效性的提升,保证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老子》一书即对领导理论展开了探索和系统阐述。
就我个人而言,我研究的方向是运营和优化,并非领导理论;对《老子》的阅读和理解也仅限于个人爱好,也绝非专业解读。将《老子》和领导理论相结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业余和胆大妄为的做法。因此见解偏颇狭隘之处必然存在,贻笑大方之处敬请一笑了之。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王朝的统治力已经下降,诸侯之间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在此情形下,老子提出“侯王”通过“无为而治”,最终达到“圣人”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老子》一书中所提的“圣人”之道,应该并非一般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是老子心目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1. 《老子》领导理论的基础
《老子》的领导理论构建于“道”的概念之上。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人以天为大。正因如此,历代帝王才自诩为“天子”。然而老子却并不以为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25章)。他认为在“天地”之前,凌驾于“天地”之上,冥冥之中存在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才是事物的本质。老子说,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如果非要取个名的话,那就把它称作“道”吧。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应该是最早明确“道”内涵的人。
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也就是说,“道”所遵循的是“自然”,即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看,“自然”就是“道”的代名词。而且人、地、天也都应该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客观规律不会随着人的意愿发生改变,却又时刻制约着事物的发展。既然要遵循“道”,那么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符合客观规律的可为,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就不可为。《老子》还特别强调了“道”的重要性,“道者,万物之奥”(第62章)。
为了使人对“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老子》用水做了一个比方,这样的话在用“道”讲不清的地方就可以用“水”来形象地替代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第8章)。老子认为,万物向上,水处下,然而万物又都离不开水,恰与“常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类似。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78章),水滴石穿,恰恰至柔至弱的水却能够胜过至刚至强的石。
《老子》领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法。《老子》一书中,到处体现了辩证法。首先是有和无的关系,“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有和无同出于“道”,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状态恰似一对孪生兄弟,相互对立又紧密关联。不仅如此,“有无相生”(第2章),有与无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基于有和无的关系,《老子》引申到很多相互对立的面,例如,“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39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智)”(第81章)。由此可见,老子坚信很多事物都可以在其对立面找到答案。这些矛盾双方辩证统一的辩证法形成了老子分析领导特征的基本方法论。
2. 优秀领导者的处事之基——“玄德”(或“为而不争”)
在老子看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只要服从“道”的标准,即可称之为大“德”。可见,《老子》中领导的第一个素质就是要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怎么样才能算作遵循“道”呢?由于“几近于道”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于是《老子》定义了一个名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10章和第51章)。大家知道《老子》一书仅五千言,言简意赅,而在此书中竟两次重复定义“玄德”,足见其对“玄德”的重视程度。
按照《老子》“玄德”的标准,领导者一是要“为”,二是要“不恃”。在《老子》最后总结之处,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与“玄德”同意。
“玄德”的第一个要点是“为”。《老子》最终希望塑造的“圣人”是一个“无不为”的强者,因此在“玄德”中非常强调“为”的重要性。然而在达到“无不为”的境界之前,又必须从其对立面“无为”去找答案,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即,“圣人”所为之事应该是“辅万物之自然”,除此之外不敢胡乱作为。因此,“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48章)。也就是说,在没有达到“以无事取天下”的能力之前,就要“无为”,就要不断积累。“无为”者如婴孩,然而“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55章);“无为”者看似柔弱,但《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柔弱者生生不息,却能不断发展。
如何才能做到“以无事取天下”呢?《老子》指出,“事善能”(第8章)。就是说若想做某事,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只要你具备了做某事的能力,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好它;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是争着抢着去做,也不能做得十全十美,反而把事情搞砸了。这就好比一个实力不够的足球替补后卫,非要吵着嚷着做主力,结果在场上不是漏球就是乌龙,有意思吗?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正确区分“为”和“无为”的对象。着眼于现在,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对提高能力有益的事要“为”;好高骛远,三心二意,对提高能力无益的事情要“无为”。这让我联想到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核心竞争力具备了,就能达到在领域或行业内不可替代的“无不为”境界了。
“玄德”的第二个要点是“不恃”,亦即“不争”。按照《老子》的观点,“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顺应“道”,做了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既然如此,所有的成功应归功于“道”,而非“圣人”。而“圣人”恰恰又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才能达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圣人”境界。关于“不争”,《老子》书中多处进行了阐述。例如,在做事之中,“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於轻敌”(第69章),意思是不可以贸然争功而轻敌冒进;在事成之后,“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第77章),告诫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之胸怀,功成而不自居,要“功遂身退”(第9章)。
3. 优秀领导者的思想境界——“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如果说《老子》认为遵循“道”,达到“玄德”是优秀领导者做事的基本原则,“少私寡欲”则是对领导者的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老子说,“圣人”真的“无私”吗?也不一定!也许“圣人”的“私”是希望能够取得“天长地久”的成就,光辉永在吧!怎样才能像天地那样长久呢?那就首先要想一想天地为什么能长久?答案是天地不是为自己而生的!因为无私,所以长久。这是《老子》书中的答案。这也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吧。显然,《老子》认为领导者要树立实现大我的愿望,这样才能成为“圣人”。运用《老子》的辩证法,如果大我是大私的话,那么实现它的答案必然在其对立面寻找!牺牲小我,以成大我,正是《老子》“少私寡欲”思想的精华!
在老子看来,“少私寡欲”应该落实到领导者对“天下”和对人与物的态度上。
如前所述,老子希望“侯王”通过“无为而治”而达到“圣人”的境界,因此这里的“天下”可以理解为领导者对应的组织。《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13章),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待自己的组织能够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他就可以成为出色的领导者了。
在对人方面,《老子》提出要“无常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优秀的领导者“少私寡欲”,就能够有更大的胸怀,“以百姓心为心”,以致公平。及至无我,则对“善者”与“不善者”均能“善之”;对“信者”与“不信者”均能“信之”,甚至“报怨以德”(第63章)!《老子》认为优秀的领导者对员工必须公平,除了刚才讲的对“不善者”和“不信者”要“善”要“信”之外,还提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27章),意思是天下无无用之人,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才能,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员工。
在对待物的态度上,老子一方面认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27章),天下无无用之物,领导者要充分发挥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告诫领导者自己要减少物欲,不要想着占为己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过多的贪爱必然导致大的耗费,过多的占有必然导致惨痛的损失。因此,“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优秀的领导者自己不去占有什么,尽可能地帮助和给予别人,得到了信任与爱戴,这不是得到了更多吗?
4. 优秀领导者的成长途径——“不为大”而“成其大”
领导者达到“圣人”的境界,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老子》认为这可以称为“成其大”。然而“圣人”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形成的,领导者“成其大”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
如何才能“成其大”呢?“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根据老子的辩证法,肯定还是要从其对立面“不为大”去寻找答案。
第一要从小事做起。《老子》非常注重细节,认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从细节做起,慢慢积累,才能成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64章),成为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第63章),认为所有的难事都需要从容易入手的地方慢慢逐步深入;所有的大事必须从小事和细节慢慢展开,直至大事难事最终解决。
第二要不自现自是自伐自矜。《老子》多处提醒领导者不能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例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24章)、“不自见(现)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22章)、“圣人自知不自见(现),自爱不自贵”(第72章)等等,认为领导者一旦自现自是自伐自矜,则会对人和事物失去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事业就不会成功,从而在“成其大”的路上迷失方向。
除此之外,《老子》还强调“成其大”过程的漫长性。“大器晚成”(第41章)。这里的“大器晚成”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大器晚成,其意思是贵重的器物总是在最后才能完成,告诫领导者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圣人”从来就没有早熟的。因此《老子》鼓励领导者们要坚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64章)!
总结起来,《老子》一书以“道”为其理论基础,采用其独特的辩证法,系统分析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用其原文概括,我想应该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少私寡欲”,“为而不争”,终能“大器晚成”!
谨以此文献给信誉最好的20个网投网站的莘莘学子和我的朋友们!
作者简介:
李凯,安徽蒙城人,1977年出生,管理学博士。信誉最好的20个网投网站副经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与优化、智能决策、优化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1部。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